一个企业的执行力差,80%都是与沟通欠缺有关。
2012年10月10日河南新乡的新飞电器曾发生过一次近万人的大规模罢工事件。
罢工的原因就是由于长期缺乏内部沟通,而导致高层领导与下级员工之间产生了隔阂所造成的。
诺基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沙马·奥利拉在自己的箴言里这样写道:管理者有两个技能很重要:第一是沟通能力,第二是人才管理的能力。
猎豹移动CEO傅盛也曾经说过,工作中80%的问题都是沟通造成的。绝大部分工作问题,不来自于技能本身,而来自于沟通。
沟通,是执行力的第一步,它决定了团队的行动是否都还在正确的方向上,能否按计划、有质量地去完成。
作为管理者,一定要营造和谐的员工关系。而营造员工关系的第一步就是沟通。
管理者如何保持高效沟通,让工作开展更顺畅?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
一、沟通的四个要素
完整的沟通要有四个要素:一个发送者,一个接收者,发出来的信息,收到信息后给出的反馈。想要做好沟通,就必须管理好这四个方面。
1)频率
沟通要讲究频率,不同的沟通,要考虑需要隔多久一次最合适。比如新人加入时,是先紧后松,还是先松后紧。
2)准确
沟通需要用准确的信息,比如找数据、做报表,收集准备好信息,能大大提高沟通效率。
3)具体
沟通表达要明确具体,目的就是要让对方明白清楚,减少歧义和误会,不要让对方猜测。
4)时效
搞清楚什么事情可以等,什么不可以等。什么事情等到周例会再说,什么事情不要发邮件,而是打电话,或者走过去马上当面谈。
二、管理者与下属沟通的“四个统一”
1)统一心态
管理者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让团队成员都培养出愿意与人沟通的心态。
2)统一目标
沟通的目标是提高工作效率,最终达成团队目标。切忌不要陷入“通过沟通证明谁更厉害”的怪圈中。
3)统一语言
如果同一部门存在不同的岗位或工种,为了保证沟通顺畅,一定要多组织基础专业知识培训,让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的同事相互之间说的话都能听懂。
4)统一方法
部门成员统一沟通方法,什么级别的事情口头沟通确认即可,什么事情必须留存邮件或书面证据备查,什么事情必须开会讨论形成结论并形成书面记录。
这些方法可根据团队文化制定出细则,形成全体成员的习惯。
三、管理者与上级沟通的“三个技巧”
1)⼝语化
做口头汇报的时候,一定要尽量⼝语化。
总会有部分人喜欢⽤⼀些不常见的概念来突显⾃⼰的学识和逼格,当然不排除有些场合确实需要,但是日常工作相互沟通时,反⽽增加了沟通的成本,降低了效率。
因为每个人的认知背景是不同,而且,你的上级并不定都会虚心请教”你讲的是什么?只会在心里给你打个叉。
2)反馈
⼀个完整的沟通,不是讲完了就结束了,⽽是要知道别⼈的反馈,要知道对⽅到底听懂了什么。
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出现损坏和变异,这必然导致了原信息和接受信息的差异,即信息不准确。有效避免的方法就是要反馈。
当老板跟你布置完任务后,你不要急着走,可以复述⼀下,然后追问⼀句:“您看,我理解得对吗?”如果有问题,对⽅肯定就会指出来,及时纠正。
同理,你跟下属交待事情时,表达完⾃⼰想说的内容后,也可以追问⼀句:“我说的,你理解了吗”。
一个完整沟通,不是说完即完,⽽是双⽅核对反馈后才算结束。
3)结论先⾏
当然,中国⽂化中,并不太喜欢结论先⾏的表述,往往更喜欢先铺垫,然后再引出主题,这样的表达更含蓄,更符合国情。
但是在⼯作中,结论先⾏真的是最⾼效的表达⽅式。
汇报工作,先说结果,再讲过程;请⽰领导,先说方案,再说困难;职场沟通,直奔主题,⾼效简明。
工作中的问题,归根结底80%都是沟通问题。所以,管理工作,80%就是要做沟通的工作。
会沟通,会让你的管理工作游刃有余,锦上添花。
文/网络
2022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招生简
学费:68万 学制: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