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网讯:6月26日,“金融业的科技进化”报告会由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浙江互联网金融联合会、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主办,浙江大学EMBA中心承办,在上海举行。会上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会长万建华正式受聘为浙大EMBA讲座教授。
活动现场
当日,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会长万建华,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行长徐诺金,浙江互联网金融联合会联合主席、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EMBA中心主任贲圣林。
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喆,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孟添,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长叶国标,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执行总裁,上海家金所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琪。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副行长陈磊,富邦华一银行有限公司副行长薛承雄,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互联网金融部总经理冯利,汇付天下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钢,上海即富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CEO史恩,陆金所副总经理、CTO毛进亮,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奕,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高级合伙人曹志龙等出席了论坛。
互联网金融是“中国特产”
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会长万建华
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会长万建华以《金融业的科技进化》为主题,对金融与科技的关系、金融史上的两次迁移和三大变革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他谈到,金融科技就像几年前的互联网金融一样,是这两年的新热点。但金融科技区别于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全球性的概念,而互联网金融是“中国特产”。“金融科技”这个词来源于英文单词“Fintech”,是“金融”(finance)与“科技”(technology)两个单词的组合,暗含着科技与金融之间的相互关系。
将金融和科技两个主体相加,一方面意味着科技对金融的巨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在解决金融问题的过程中,金融也反过来推动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从另一个角度说,将两个词的组合看成一个主体,融合在一起,变成一个新的金融物种。
金融是本,科技是推动金融创新的基本力量
回顾过去几十年里中国金融的发展历程,两个因素是影响中国金融发展的基本力量,一是八九十年代的市场化改革,对中国金融体系起到巨大的变革作用;二是科技,并且科技的作用正日渐加强。
他强调,科技是持续推动当代金融变革的基本力量。信息技术与金融有着相同的基因——数字。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毫无疑问要通过数据,而将金融货币和价值抽象掉后,其实也是数字。
正因为两者的共同基因,科技对金融的作用也就不同于其他产业。金融科技是金融与科技结合孕育出的新物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金融业的科技进化是有序的发展进程,是金融与科技结合的逻辑结果,体现金融发展的历史必然。
他提出,金融科技就是科技与金融融合为一体,通过技术创新,持续推动金融效益提升的产业形态。科技对金融的影响是持续地提升金融的效率。
具体来说,科技对金融的驱动作用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金融科技,即创新金融技术,解构金融业务流程,将业务流程的重要节点独立为专业模块,提供精细化分工基础上的专业外包服务。这个业务流程涉及商业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
二是科技金融,通过打造基于新技术系统的金融业务模式,构建新金融业务平台,如互联网金融、区块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等。
从当代金融的发展历程来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科技对金融的持续作用,推动金融业务体系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系统性迁移和三大变革。
两次迁移,重点在效率和便利
首先,这两次系统性的迁移,对金融体系和商业银行来讲,都是巨大的系统性工程。持续时间长,贯穿几十年。尤其是第一次迁移,由人工业务处理向计算机自动化业务处理系统的迁移,改变了过去几百年来人工业务处理的方式。这种脱胎换骨的改变是历史性的、史诗般的。
信息技术作为高速计算运行和快捷通讯的工具或手段,通过计算机主机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和终端网络的广泛布局,对金融机构的前中后台和组织体系的纵向与横向之间予以连接,实现传统业务处理向现代信息系统的自动化业务处理系统迁移,这次迁移被称之为金融电子化历程。
过去,将这一过程称为金融电子化。金融电子化的过程其实就是由人工业务处理转向现代计算机基础上的自动化业务处理。现在金融电子化这一历史性的工程已经完成。具体可将它分为几个推进的阶段。
第一个层级是单个网点或小区域里的银行行内进行联网和数据集中。
第二个层级就是金融机构区域内跨行的互联互通,包括机构业务、企业业务,和个人业务。最早通过两个中心建设:结算中心和银行卡中心。
第三个层次是跨行跨地区。筹建大小额支付系统、清算总中心、超级网银、银联等巨大的工程,然后机构逐步地接入。
第四个层次是走出金融系统,与商户、机构、个人和自助机具的互联互通。第四个层级就实现了金融体系跟整个社会甚至全球的联通。
第二次迁移是以物理网点为主体的线下服务系统向移动互联网服务系统的迁移。这次迁移将交易方式上由线下转变为线上,意义重大。第二次迁移体现为在网上开展移动金融、网络借贷、金融业务产品化、网上理财、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等互联网金融服务。同时,使得我们实现了可以“随时随地随身”进行金融业务处理。
两次迁移,第一次重点在效率,第二步重点在便利。这两次迁移使银行体系、金融体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它实现了三大变革。
金融将被重新定义
第一是工具的变革,由于人工业务处理向计算机自动化业务系统迁移,科技作为工具或手段,推动了传统金融体系的效率变革,即经营成本的下降和营运效率的提升。
具体来说,计算机代替手工计算,数据储存替代纸质帐簿,大大提升金融业务的数据计算、存储与传输效率。另外,机构内部、总分之间实现系统的连接,实现总分机构金融业务的一体化运营。同时,实现金融业务跨时空、实时操作完成。可以说,以上几个方面非常明显地体现出科技对于金融效率的作用。
第二是模式的变革。由于业务从线下向线上迁移,科技在金融领域的角色发生转变,科技对金融逐步反客为主,由效率工具的被动角色转变为驱动变革的基本力量,由技术支持上升为技术引领,驱动金融业务模式变革。
科技构建的互联网商务平台,模糊了金融边界,提供了跨界服务的可能性,即商融一体化和金融相互跨界成为趋势;另外,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打开了金融产品创新空间。移动支付、网上理财、余额宝、贷款宝、量化投资、大数据风控、智能投顾、网络众筹、网络保险等,蔚成规模。
第三是全方位的变革。科技与金融全面、深度融合,主导金融的发展方向,驱动金融发生更深刻的全方位变革。
科技开始解构金融,重塑金融业。将一项金融业务的业务流程中不同的节点进行解构,解构之后,把每个节点进行专业化,由外部的商业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专业化服务。传统的金融机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个变化正在发生当中。从金融科技的角度而言,这可能还是刚刚开始。
另外,紧随互联网金融之后,大数据金融、智能金融、区块链金融也随之孕育诞生,必将逐步成长为金融服务的重要角色。这个过程当中,金融业务的产品化、证券化、交易化、平台化逐步成为金融新的业务方式。
商融一体化不断扩展深化。微信支付、供应链金融、京东白条。电子商务的平台一旦有了支付平台,就可以延伸。金融与电商与实体经济融为一体,场景化金融日益丰富多样。产品化、证券化成为一种趋势。
此外,金融脱媒成为未来趋势,传统金融机构在逐渐调整中介角色定位。
花旗银行研究报告预计:2015—2025年间,商业银行体系的雇员将减少30%;银行业务逐步转型,将更多转向咨询业务和顾问业务,零售银行业务利润将被Fintech公司侵蚀。
同时,他展望了金融业的未来,提到,过去几十年金融业发生巨大的变化,通过两大迁移,不仅业务方式改变,更重要的是金融本身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第一,金融将被重新定义。因为传统业务流程被解构,流程中的各节点由科技企业进行操作,形成新的金融物种。
第二,科技将把金融业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央行领导提出:央行将构建以分布式系统为核心的央行科技平台,以数字货币探索为龙头的央行创新平台。同样,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传统商业银行明确提出转型科技银行。
第三,打造金融科技中心将成为不亚于建设金融中心的战略高度。上海作为国家战略提出来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同时,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政府应加紧把金融科技中心作为自己的战略,这应是一个新的机遇。
第四,金融科技企业构建新的金融生态。金融内部的业务流程转变为外部的金融生态。放大相关的业务,构建金融生态。原来在传统金融机构内部的业务分类拆分出独立的业态: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P2P、网上理财、个人金融服务等。原来在机构内部的业务流程被拆解为独立的专业模块,成为外部专业服务生态:身份认证、平台交易、智能投顾、大数据信贷风控、贷后管理及催收、IT运营服务等。
最后,他总结,金融与科技的关系为:金融是本,科技是推动金融创新的基本力量。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金融经历了科技驱动的变革历程,当前这一变革历程仍在快速推进中。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大数据金融、人工智能金融、区块链金融等,都应当是未来金融发展的方向。
金融科技、科技金融始于需求,源于技术,成于制度,功在导向
浙江互联网金融联合会联合主席、
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
浙江大学EMBA中心主任贲圣林教授
在点评环节中,浙江互联网金融联合会联合主席、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EMBA中心主任贲圣林教授结合了万会长的报告谈了几点看法。
首先,贲圣林总结了报告中提到的几点内容。
一是科技是持续推动当代金融变革的基本力量,所以说科技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科技对金融的持续作用,推动金融业务体系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系统性迁移,包括由人工业务处理方式向计算机自动化业务处理系统的迁移和以物理网点为主体的线下服务系统向移动互联网服务系统的迁移。关于电子化、自动化,他认为,金融人当年都受过这个“苦”,内部要集中化、外包、离岸化。关于智能化,他认为智能化更是一种在线化,让所有业务都能够随时随地的完成。
三是“三大变革”,包括工具变革、模式变革和全方位变革。这些变革让金融更加透明,是科技的基本功能,也是将科技运用到金融业的目标。四是金融业的前景展望,他在报告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四个“新”,即新定义、新境界、新中心、新生态。
贲圣林表示,我们都有创造美好社会的愿景,也希望有一个美好的金融来支撑这个美好社会的实现。科技使理想成为可能,普惠化、大众化、定制化若没有科技驱动,在传统金融商业模式下很难实现。要提升效率,要大大降低成本,还要讲究环境友好性,有了科技这些终将成为可能。
除了科技,还需要注重另外几个方面。
一是不论是科技金融还是金融科技,一定要不忘初心,要服务真的实体经济。要意识到金融、互联网、科技都有很多的社会属性,担负着很重的社会责任,可以说,抱着创造美好社会的初心也是进入金融行业的准入标准之一。
二是制度环境,包括监控、生态等。比如说我们的信用文化,金融在交易环节中也存在假货的问题,如果做了虚假陈述,投资者就不能正确判断所承受的风险。制度环境是互联网金融或者金融科技能否持续健康、逐渐地继续领先全球的关键因素。
最后,他总结道,金融科技、科技金融或者说互联网金融,是始于需求,源于技术,成于制度,功在导向的。
文/浙江大学E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