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网讯:他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拥有超过25年的在投资和企业运营管理方面的经验;
他也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开拓者和先锋人物,创立了中国最大的域名注册系统和云计算服务提供商;
他还是一位知名的天使投资人,曾经多次获得北京市优秀青年企业家的称号;
他是颉羿资本的创始人和管理合伙人张向东先生。
耕耘中国互联网行业十七载,张向东可谓见证了这一行业的发展历程。从筚路蓝缕,到如今的硕果累累,他的奋斗经历,也是万千中国企业家的一个缩影。近日,张向东先生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EMBA讲座上,分享了他在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创业经历,以及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
以下内容整理自张向东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EMBA特备讲座的分享:
光影十七年:创业历程回顾
回顾我的创业经历,其实有点故事性的,虽然未必有借鉴意义,但也算得上互联网发展史的某种缩影。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引发大家对于企业管理或战略更多的思考。
初涉互联网:网站到域名
我于1989年从清华大学毕业,之后在中关村一些科技公司、电脑公司里面做工程师做了几年,也曾与朋友有过创业经历,后来又到香港工作了一段时间。
在差不多1993、1994年左右,互联网就开始萌芽了。在香港接触互联网会稍微早一点,互联网概念刚刚出来时香港有很多服务提供商,而中国大陆还基本上没有。所以我在香港借着这个机会接触并学习了相关内容,当时我也在思考它能做什么,然后慢慢地摸到了一些脉络。
在1996年的时候,我和弟弟两人共同开始创业做互联网。但具体做什么买卖也不清楚,所以就开始卖电脑。更早的时候我也卖过几年电脑,所以路比较顺。然后我们一边卖电脑,一边宣传互联网,帮企业来做“上网”——所谓上网就是建网站。然而,半年多的时间几乎没什么生意,而且公司成立以后有很多支出,慢慢财务就很紧张了。
当时我们一直在摸索到底做什么。开始我们认为互联网是一个生产力的工具,因为看到那些外国的大公司都有网站,但是中国的公司几乎都没网站,所以我们就想从给公司做网站入手。那时候我们在香港做了很多技术方面的学习探索,基本上建网站的技术基本都掌握了。但在跟大公司推销这一业务时特别艰苦,他们虽然认可这个事物,但兴趣都不高。
到1996年底的时候,公司基本没什么钱了。这时域名这个新的业务点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开始,有几家公司委托我们注册域名,我们就顺着这条路学习注册。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域名。
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域名被抢注的事件:我们熟悉的中国品牌全都被抢注了。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已经被人抢了。我们当时很敏感,就写了几篇文章投稿。《北京青年报》的记者过来现场采访我们,第二天文章就见报了。接下来也有很多其他报纸报道了互联网域名被抢注的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其实算得上我们在山穷水尽的时候的一个转机。一时间太多的咨询电话打过来。因为我们也不知道域名被抢注了该怎么办,所以就联合专家、学者,很多知识产权界的朋友、大企业负责知识产权或商标的人,开展了一个大型的研讨会,由此我们名声也借这个过程埋下了一个种子。
我们当时通过研讨会定下的基调是宁可打官司也不和抢注者交易。域名每隔两年需要付费更新,如果对方卖不出去就会放弃。我们当时考虑对方一旦停止付费就抢过来,就这样,我们用了一晚上时间把几百个域名抢了回来。这些域名现在看很贵,但是我们当时是按照统一的价格卖给了企业。企业都非常感谢我们,这也奠定了我们小小品牌的声誉。
成长壮大:机遇与挑战并存
可以说,当企业在发展的时候,一开始可能也没有很大的优势,都是依靠后来一点一滴的积累。在发展域名注册业务的同时,我们又抓住了一个机会。当时域名的“.com”都是在美国NSI Network Solutions公司注册,1997年的时候,他们公司来中国访问,我跟他们的领导进行过沟通,简单介绍了我们的业务,告诉他我们公司已经帮客户通过NSI注册了大概800多个域名。
过了两个礼拜,我们接到了NSI的电话:他们决定设立我们为首席合作伙伴。当时NSI公司在整个亚洲仅发展了四家首席合作伙伴,我们是其中之一。这样我们的地位就凸显出来了。虽然市场上已经有竞争对手模仿,但是我们还是能够走在前面。
同样是在九十年代,我们获得了IT界的风险投资,当时在市场上风险投资还是很新鲜的。IDG资本给了我们50万美金。在1999年到2000年,赶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这笔钱对我们来说确实起了很好的作用。
到2000年左右,我们从New Bridge Capital又融资1000万美元,我们在市场的影响力也很大了。然后我们花了不少钱做了很多的市场营销活动,基本上适应了中国当时火热的互联网创业状态。在2000年的时候,大概可以做一万个客户,没想到从几百个一下就上万,一年成长平均4倍,两年就16倍,公司内部就疯狂了。
到了2000年后半年一直到2001年的上半年,行业进入了冬天。我们在这个冬天之前融到了1000万美金,但是当年花了大概600万美金。而且后来花销也增大,每个月的花费算下来,剩的钱就只能烧六个月。当时我们董事会天天“打架”,同时随着那个1000万美金派进来一个CFO,我们又收购了一个团队,所以这几股人在公司里面特别混乱,CFO天天报告各种各样的问题,董事会觉得船要翻了,再加上财务状况不容乐观,投资人都觉得这1000万可能就很快就烧没了,然后公司就要完了。
不过,在2001年我们做了一个非常成功的事,我们通过所谓的开源节流,最后实现了现金流的平衡。在2001年底,当时账上可能就剩下一百多万美金,但是我们活下来了。这对我们来说相当于一个里程碑,毕竟当时各种公司哀鸿遍野,今天这个倒闭,明天那个裁员,整个环境就是如此。
走过最初的五年跌宕起伏,基本上到2001年到2002年我们算是活下来了。当时我们在市场上具备一定的影响地位,并且在行业中已经是老大了,同时财务情况也稳定下来了。
从更好到更强:战略性探索
第二个阶段是从2002年到2007年算是战略探索期。2003年非典的结果是让我们的业务获得了很大的增长。因为非典可能对整个实体经济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我们的虚拟经济来说却产生了很大的推动。到2003年底的时候公司赚了几百万,整个运作已经比较健康了。
在这之后我们就开始着重解决棘手的问题。在过去发展的过程中,其实我们的技术有点跟不上需求,因此,即使到这个阶段我们都没有完全做到让客户很满意。其次,我们不只是负责域名注册,之后我们还要做网站,所以我们做了一个托管业务。这一点实际上特别难做,除了技术上的这些挑战,黑客洪水似的攻击也是难题。作为一个支撑者,如果不够强壮就会被干掉。
服务方面,当时客户服务确实有问题,经常有客户反馈服务器打不开了、网站打不开、网页打不开、上传速度慢——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一点,我们在2003年开始加强整个体系建设,包括技术的更新、更好的解决方案以及我们自己开发的内容。后来成功地大幅提升了用户体验,由此奠定了万网在市场上的好口碑。
好口碑的保持,一方面体现在经营理念,不去欺诈。比如刚才我所说的,按照统一价格将域名卖给企业。另外一方面是注重于客户服务体验。让客户感觉到我们公司真的是努力在为他们服务。
再往后我们也做了战略探索,当时是2005年。互联网三大公司是在2000年上市并且规模比我们成长得快。而我们虽然活下来了,并且在这个细分领域做得很好,但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成为一个很值钱的大公司。
我们做了很多战略上的探索,也付出了实践。我们做了一个买麦网,实际上买麦网跟阿里巴巴的B2B业务很相似,一开始也做得很好,但是设立了一个不太现实的目标,就是当年实现盈利。
因为在2000年我们从New Bridge融到很多钱,但作为代价,我们创业者已经不是最大股东,所以后来想做一些战略性的、比较冒险的尝试,都会难以推进。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买卖网当年亏了一千多万,虽然我们其他业务利润不错,但这也使得最后总体的利润降低了很多。投资者不希望公司财务上利润降低,因此后来买麦网只能节省支出,减速运行,一直坚持到后来与阿里巴巴合并。
在2006年,我们拿到了中国第一张非国有企业非电信运营商的增值电信运营牌照。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到2006年成立十周年,那时候企业已经盈利可观了,一年能够达到几千万的利润,后来账上已经积累了好几亿的资金。
从2008年再往后又是一个新的阶段。做了这么多年,我们知道自身的局限性在哪里,所以我们就去探索。能不能用更好的技术服务更多用户?能不能让有不同的互联网业务的用户都能够在我们这获得支撑?怎么能够把整个技术平台搭好?
大概这个阶段起我们就花很多钱做深度的研发,差不多就是往云计算这个方向发展。有一些阶段性成果,当然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们的技术路线有点问题,行业走的是开源路线,而我们走的是微软的,产品出现问题但是无能为力,因为底层是微软的,你不知道怎么改,所以就得依赖微软,后来因此遇到很多困难,就是技术路线有问题。
2008年,我们也是在这样一个战略扩张、希望获得一些技术和团队的背景下收购了几个公司。并且我们的确获得了一些很优秀的人才,后来这些团队一直在投资里面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强强联合:走向新的辉煌
2009年我们得到机会跟阿里巴巴有了一些接触,能够与阿里巴巴合作,我们是很高兴的,因为阿里巴巴那时候已经很大了。再往后都是合作、一起开发产品。我们一起做了今天的这个阿里云,当时其实阿里巴巴也成立了一个叫阿里云相关的技术公司,但我们是两条线,后来我们两边团队希望尝试合作,这样我们就一起开始做一个项目,叫AH-CLOUD。就是阿里巴巴-HiChinaCloud。
其实我们自身有很好的市场和客户群,我们也有很好的用户服务的经验和体验,我们把这些贡献出来,加上阿里云有很好的技术积淀,我们在一起就产生了很好的合力。
后来,我们决定独立上市,获得阿里巴巴决策层批准,利用阿里巴巴的影响力,我们找到了最好的财务顾问和投行,开始一系列的准备。根据2011年6月份的时间表,我们的目标是在当年的圣诞节前在美国Nasdaq上市。按照计划,我们到大概10月份进行路演。
就在我们经过与美国SEC多轮沟通,招股说明书就绪准备路演时,集团突然通知我们,现在不能上市。因为阿里巴巴上市公司要下市,我们作为阿里巴巴的一个子公司,需要服从大局。我们于是暂时搁置了上市的计划。到2012年阿里巴巴私有化完成,又有消息是整个阿里集团要上市。这样时间上又可能有冲突,根据经验,如果要独立上市的话,我们可能还要再等一两年。所以我们团队经过讨论,决定并入阿里集团,随集团共同上市。
就这样,我们2013年做完了全部内部协议,把万网剩余的全部股份都卖给了阿里巴巴。万网的全部团队并入阿里巴巴体系,现在还有很多万网的同事在阿里集团做得很好,我自己从那之后就撤出来了。从万网的发展来说,对我而言就画上了句号。
中国经济发展:未来的红利在哪里?
接下来我有一些宏观经济方面的一些思考。
过去的30年,中国到底怎么发展起来?这些动力是会存在还是会消失,然后会怎么样?这些问题一直在我心里头。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很多解读都不一样。我仅从这个视角思考,提出两个问题:
为什么从计划生育政策180度大转弯变成了鼓励生育?
为什么以前的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是很特别的一种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在某一个时期,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数多于没有劳动能力的人数。就是供养人的人数多于被供养人数叫做人口红利阶段。历史上很难出现这种的情况。什么时候出现了?大概就是从80年代到2000年、2010年阶段。那么在2015年的时候,大家都听说人口红利已经快没了,因为这帮人开始变老了,然后逐渐步出了对外有贡献的年龄,所以自然就没有人口红利了。
再往后,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阶段,工业和现代化所推动的飞速发展。美国人靠机器,只用了300多万人口,就耕作了整个美国。美国人均所耕作的面积是1500亩,而与此同时中国人均耕作面积是1.35亩。由此可以看到,到这个阶段,工业化的农业对社会所产生的作用。这个也显现了机器对现在社会的重要性。我们的社会是进入了通过机器去改造世界的这样一个阶段,人就更显得重要。
在这个前提下,过去30年,中国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我也总结了四点,机遇、政策、科技和血汗劳作。
01、历史机遇
在1978年之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停滞,可是在这个阶段,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有了飞速的发展。在1978年到1980年的时候,我们落后这么多,我们这么贫穷,就产生了一个极大的饥饿感。
第二点,极低的劳动成本。
第三点,微笑曲线。欧美那个时候有一种观点,就是从这个产品生命周期来说,制造是最不值钱了,自己的人工成本高了,所以就要把这些东西外包,让这些低成本地区去做。这又是一个历史机遇。
第四点,WTO。中国如果没有WTO的话,中国制造的东西肯定卖不出去。所以中国抓住了这些。
02、开明政策
第一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对外开放。
第二引入外资,这一点也是作为中国生产力循环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要素。
第三点是明确产权,私人产权制度明确了,私人公司的历史地位被确认。
第四点是理念基础,当时有一句话,发展就是硬道理,这个特别特别重要。意味着我们为了发展,我们可以什么都不顾,只要发展起来就好。当然这个后来也带来很多问题。
03、科技使能
这一点极其重要,没有这样一个基础的话,在这个历史时期你也实现不了。科技使能最重要的表现:先进的机器。没有机器是不可能的。第二个就是出口交换,通过交换才可以获得机器,才能形成正循环。
04、血汗劳作
我们这一代人太能吃苦。我们可以一周工作六天或者七天,一天可以工作十个小时,特别是生产线上那些建筑工人、那些女工。为什么呢?因为这里面有一个背水一战的心理。因为那时候什么都没有,但是所有人看到,如果不努力,将来就会老无所依。所以每个人都有背水一战这样一个心态。我认为是以上的这些要素造就了中国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
如果那些前提是对的,我认为其他社会就可以进行对照。如果存在,可能其他社会也会有类似的发展过程。另外,中国从这个时间再往后,还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如果有,可能它还能够继续疯狂再发展30年,也可能现在有很多方面已经变化。中国是不是还有这样类似的动力再往前走?这可能是我思考这件事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以后还会不会出现人口红利?我觉得可能不会。因为像人口的这种突增突减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没有人口红利,还有什么其他红利?我觉得是机器红利。
现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只要心智健康、受到了足够好的教育,他在未来就会是一个对社会极其有用的一分子。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的机械化、机器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时代。只要一个人,就能驱动很多机器。这个时候一个人的有生力量的价值才会在未来高度地显现。
文章来源: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