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MBA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EMBA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师资队伍 > 正文

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罗安著教授:为什么全球都在关注中国的储蓄?

来源:EMBA招生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3-09-21 13:07:06
收藏 分享 评论(0)

  中国的国内储蓄与全球所有人都息息相关。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近半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最重要的现象。在和平时期,中国经济将8%以上的实际增速保持长达30年,这在世界经济史上绝无仅有。诸如基数效应、劳动力增长、制度因素、以及科技创新等传统增长要素都无法解释中国超乎寻常的经济奇迹。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中国这么特别?

  在宏观经济学中,国民生产总值(GDP)指的是一段时间(比如一年)里,在一个国家范围内,产出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GDP或产出通常以四种支出方式体现:消费(家庭的支出)、投资(企业的支出)、公共消费(医疗、教育、国防等政府投入)、净出口(出口与进口之差)。

  一国的GDP减去家庭与公共消费,就是该国的国民储蓄。同时,根据以上的分解,就是投资与净出口的总和。我们可以以此将一国的GDP的支出方式和国际收支核算、及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联系起来,也就是:一国的储蓄与其国内投资的差额,就等于该国的净出口。

  当中国的储蓄超过投资,那就代表有一部分储蓄流到了海外,形成了对外的资本输出。反过来说,当中国的出口大于进口,外国人需要付钱给中国。这些支付给中国的外币,其实就等同于中国在海外积累的存款,也就是中国对外输出的资本量。

  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而言,投资通常略高于经济总量的20%,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更低,中国的投资却是远远超过这个水平,超过了40%。同时,中国也拥有远超世界其它国家的储蓄水平。一个典型国家储蓄和投资会基本相当(因此出口与进口也基本持平),中国的储蓄甚至超过了国内的巨量投资,因此中国出口了大量的产品和服务,而部分储蓄会以资本的形式流到其他国家。

  如果一国的净出(进)口额超过GDP的3%,就会被认为超过了警戒水平。中国在21世纪的前十年,特别是从2005年左右开始到2011年,净出口额远远大于GDP的3%,而这个情况恰恰出现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这并不是一个巧合的现象,而这个事实也让人惊讶。发展中国家往往更多地从其他国家进口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出口。

  因此,我们会得到一个中国的增长奇迹的理论。中国需要利用改革开放来将巨量的劳动力从农业部门配置于工业部门,加入全球分工体系。其中的关键一步是将人民币汇率固定在了低估的水平,汇率上的竞争力让中国的产品和服务显得便宜,因此出口获得提振,也吸引了大量外资在中国建厂。农民工从内陆迁移到沿海地区,在出口行业工作,生产中国出口到世界各地的产品,中国的经济增长由此开始启动。

  一国是如何维持固定汇率的呢?在中国,固定汇率本质上是中国的央行,也就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对外承诺,将按照固定汇率购买或出售美元或人民币,在任何形式的交易中使用固定汇率。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实际上通过不断发行人民币购买美元来维持人民币的汇率低估水平,于是中国开始不断地积累美元,并将美元投资到美国财政部的票据和债券,形成不断攀升的外汇储备。因此,中国向美国销售产品,换回的是大量写着美国财政部票据和债券的纸:中国的资本在流向美国,资本从一个贫穷国家流向一个富裕国家。

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罗安著教授:为什么全球都在关注中国的储蓄?

  同时,中国也在变得越来越富裕,从90年代初期,人民币汇率从高估大幅度变成了低估,并一直和美元保持在非常固定的汇率水平,一直持续到2007年的金融危机。为维持人民币汇率,人民币供给必须持续增长,因此必须实施对资本流动与金融活动实施管制来防止通胀。

  整个问题虽然复杂,但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源于中国的储蓄远远高出投资、很多储蓄又通过购买美债的形式流到了海外这一事实。中国的高储蓄为经济增长带来了动力,但是也彰显着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的家庭储蓄率远高于其他国家。其中一部分在于公共服务的滞后和社会保障网的弱化,也有人口与生育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方面的原因。

  国民储蓄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原因,但是生活的很多乐趣都来自于消费,高储蓄也影响了中国人民的幸福感。同时,中国的储蓄通过出口与资本流动产生了全球影响。这就是所有人,不管你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应该关心中国储蓄的原因。

  主讲嘉宾

  罗安著

  新加坡国立大学

  商学院院长、杰出教授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计量经济学与货币经济学博士

  罗安著教授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院长、杰出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量经济学与货币经济学博士。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国际贸易、金融和宏观经济等领域。

  罗安著教授曾担任国大风险管理研究所创始所长(2006-2007),并协助建立亚洲金融与经济研究局(ABFER)。2015年,罗安著教授曾在国大商学院担任新加坡金管局特聘教授,并两度受聘为黄祖耀访问学者(2012-2014年及2016-2018年)。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