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闻同学们将要踏上戈壁,重走玄奘之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姑且浅谈我所理解的玄奘精神,希望能为玄奘之路上的同学们增加一份力量。
玄奘精神在我看来,首先是革命性的。
玄奘从来不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从小出家学习佛法,虽然慧根深厚、过目不忘,为人所倾慕,但玄奘并不唯经是从、唯师是从,反而深感佛经各派义理含混、理解不一,对一些主要理论问题互有岐异。
玄奘是对已有的佛教经典产生了怀疑,才有了去印度求取真经的想法。玄奘有了革命性的想法,还采取了革命性的行动,在政府明令禁止西行的情况下,从玉门关偷渡出关。玄奘为了实现自己认定的理想,既敢于质疑已有经典,又敢于破坏既定规则,这是革命精神。
其次,我认为玄奘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
我曾从敦煌驾车到玉门关。出发时,沿途还有些许绿色植物,到了玉门关再往西望,就只能看到一片茫茫戈壁了。肉眼唯一可见的生物是长在地上的一丛丛土褐色的骆驼刺。烈日当空,满目荒凉。想到1000多年前的一个僧人,骑着一匹老马,竟然认为他能从这里出发,跋涉万里到达异国,习得佛法再回到故乡。除了乐观,我想不出其他的词语来形容他。
我不认为玄奘当时抱着牺牲的决心,相反,他应该是抱着必要重回故土弘扬佛法的信心。这种乐观主义让我想起二战中敦刻尔克撤退后,当整个欧洲笼罩在纳粹的阴影中,号召英伦三岛的民众奋起抵抗的丘吉尔,他不是叫民众去送死,而是用抵抗来迎接胜利。在最困难的时候能看到希望,看到胜利的曙光,这就是乐观。当然,玄奘的乐观,是因为有坚定的信仰作为支撑。这份信仰支撑着他直到最后回到故土,把所有的理想一一实现。
想到玄奘精神,我还会想到一个词——“理想主义”。
玄奘之所以要西行印度、求取真经,本意是想去伪存真,融合佛教各教派。换句话说,是想用印度求得的真经回中国来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用他认为真正的智慧来普度众生。可是实际上,玄奘回国后创立的佛教法相宗(又名唯识宗)仅仅传了他的弟子一代人,便在中国没落了。具体原因,众说纷纭。我不通佛法,不敢擅自评论。回顾人类历史,各大宗教中,门派教义之争从来就没有停息过。但这并不妨碍不断有人站出来,想要探求真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我看来,这就是理想主义。
最后,我还想说玄奘是一个浪漫的人。
这里的浪漫并不是指儿女情长的浪漫,而是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玄奘自小在洛阳出家后,就没有孤处一寺,而是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偷渡西行之后,更是“亲践者一百一十国,传闻者二十八国”。而每到一处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一一记录于回国后所著的《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古印度、古中亚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为各国学者所重视。玄奘在印度一边学习佛教经论,一边巡礼佛教遗迹。回国之后,组织译场,译出印度取回的上千卷经书。玄奘终其一生,都没有停止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对真理的寻求。我以为,这种生命态度,是真浪漫。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玄奘: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浪漫的理想主义情怀。玄奘创立的法相宗虽然没有在中国得到传播,但是玄奘的精神却影响了很多人。精神传承带来的影响,有时候并不低于宗教教义的影响。
玄奘并不是西行印度取经第一人。早在东晋年间,就有一位名为“法显”的和尚,以65岁高龄从长安出发,向印度进发。历经13年,游历30多个国家,回到祖国时,已经78岁。法显回国后,除了译经,还将自己西行的见闻,写成了一部《佛国记》。很多描写玄奘西行路上情形的文章会用到这句“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其实是法显在《佛国记》里的描写。无奈,一部《西游记》让玄奘名扬天下,法显却鲜为人知。玄奘非常推崇法显,视为榜样。人生经历也和法显非常一致。所以,有榜样,还有勇气去践行榜样的精神,这也是玄奘精神。
文章及图片来源: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