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公司规模有多大,员工有多少,大多数的管理者每天依然非常忙。
有些管理者认为,忙忙碌碌才是一种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最佳状态。
不忙就不是现代人,他们好像觉得天天加班是应该的,每天的事情干不完才是正常的,他们已经习惯这种状态了。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大多数管理者都属于总是忙忙碌碌,但通常却又没有什么绩效的类型。
他们总是工作缠身∶写报告、参加无数的会议、不停地出差;还总是有许多想法:一会想着如何节约成本,一会又在盘算着怎么策划一场大型的营销活动。
大多数管理者也都知道在笔记本上写满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但是真正到工作中,也并没有因为这些计划而变得更高效,仍然经常会被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所干扰。
比如:客户的投诉、下属员工处理不了的事情跟进、上级领导的突然召见、临时会议、晚上客户或朋友的各种应酬......
一、时间管理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一个人能否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搞好时间管理至关重要。
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杜拉克说道∶“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也不能管理,时间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资源,除非严加管理,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但还是会有很多管理者吐槽,学了这么多时间管理技巧,却依然管理不好时间。
其实,时间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管理好自己。
据我观察,在一个公司里,每月能认真读完一本书的管理者已经寥寥无几了。
一旦工作出现了状况,他们就会立刻四处去找“经验”,找“答案”,希望找到一颗灵丹妙药,瞬间药到病除。
但是,知识与技能的积累,绝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达成的。
没有深入理解的东西从来就不是自己的,真正的经验和答案是需要时间积累的,需要花费时间去获取的。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能快速地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接受培训。
因为,对企业而言,造成很多工作问题和成本浪费的根源,是让没有经过培训的管理人员直接上岗。
二、找到“时间窃贼”并予以处理
很多管理者,面对时间的流失毫无察觉,不知道宝贵的时间在不经意间被白白浪费掉。比如下面这几种浪费时间的情况,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
1)找东西翻遍场地。
有一家500强企业HR曾经对所有员工近3万人做过一次关于工作效率的调查,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结果∶公司职员每年都要把大概6周的时间浪费在从堆砌无章的资料里寻找需要的东西。这就意味着他们每年要因此损失掉至少10%的时间。
对付这个“时间窃贼”的最好措施是∶
首先,将东西区分为有用和无用两种;
其次,将不用的东西统统扔掉;
最后,将有用的东西分门别类地进行有规律地保管。
这也就是我们为客户进行《综合管理能力提升项目》辅导中的必要手段。
2)懒惰心理常在。
有的管理者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通常会感到非常的厌恶,几乎没有一点快速完成它们的欲望,工作表现懒懒散散。
对付这个“时间窃贼”的办法是∶
首先,学会使用日程安排表;
其次,每天强迫自己一上班即开始工作。
3)工作节奏断断续续。
造成管理者浪费时间最多的是,断断续续的工作方式。
因为每一次的重新开始,都需要花时间调整大脑活动及注意力,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停顿才能接下去干。
对付这个“时间窃贼”的办法是∶
首先,明确自己该干什么;
其次,推掉与所干工作无关的任何活动;
最后,利用其他时间完成其他事项。
4)办事拖拖拉拉。
具体表现为花许多时间思考要做的事,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找借口推迟行动,又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悔恨。
在这段时间里,其实本来能完成的任务不得不推迟到明天。
5)匆匆忙忙处事。
与拖拉作风正好相反,这类管理者对问题缺乏理解就匆忙行动,在没有获得对一个问题的充分信息之前就展开行动,以至于失败而需要重来。
对付这两类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必须培养自己良好的自制力。
6)消极情绪难以抑制。
消极情绪很可怕,它完全可以使人失去干劲,工作效率下降。
对人怀有戒心、妒忌、明争暗斗、愤怒及其他消极情绪都会使管理工作几乎很难做好。
这就必须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培养积极心态。
7)不分轻重缓急。
即使是避免了上述大多数问题,如果不懂得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工作也很难顺利进行,难以达成即定目标。
事实上管理时间的方法比我们所能想到的要多,关键在于管理者要去合理控制自己的工作,而不是让工作反过来控制自己。
常言道,当外面没有敌人的时候,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每一个管理者都要有足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与同事协调的能力,保持个人和整体的良好配合,创造整体和个体的高效益。
文/网络
2022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招生简
学费:68万 学制:2-3年